雖說影視作品沒有硬標準,不過拍攝、制作的畫面質量(Mass)好壞是有標準的,什么樣的設置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呢?下面我分兩期從前期拍攝設備(shèbèi)的設置和后期剪輯軟件(Software)的設置兩個方面來介紹(Introduction)一下如何提高作品的畫面質量。
首先介紹(Introduction)一下航拍中常用設備的基礎設置(set up)。
相機設置(set up):
ISO:根據設備(shèbèi)不一樣,感光度的最佳成像范圍也不一樣,一般感光度越高,畫面的顆粒感越明顯。對于拍攝(shoot)視頻來說,不一定ISO越低畫質越好,每個設備都有一個最佳ISO起跳點,總的來說400,800都是不錯的選擇。當然,有 ;夜景神器 ;之稱的SONYA7S,ISO6400畫面都很干凈。
光圈:每支鏡頭的成像素質不一樣,但總的來說光圈5.6是大多數鏡頭的最佳成像值。北京航拍公司飛控的調試主要就是試飛,不比別的自控產品,試飛是高風險的,一旦墜機,硬件損壞,連事故原因都很難分析,就更難解決問題了。這也是成熟的、可靠的飛控很少的原因。同時這個光圈也的景深范圍也比較大,在用5D或GH4這種設備(shèbèi)航拍時,我們不方便隨時調整焦距,把景深增大是的折中的選擇。
下圖是光圈與景深的關系
光圈越大,景深越淺;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快門:拍攝(shoot)視頻時,快門一般設置(set up)50左右比較好,不要太高或太低。這和上面講的ISO和光圈的道理一樣,這個值是我個人總結的拍攝經驗,不對的地方希望大家指正。當然,也有理論依據,時間太久忘記在哪里看到的了。
有人會問,如果按你這個數值設置,有可能(maybe)會曝光(exposure)不足或曝光過度。
曝光(exposure)不足的時候可以提高ISO并適當加大光圈、降低(reduce)快門速度。
曝光過度最好的方法(method)是先降低ISO,如果不行,加適當的減光鏡,還不行,再調整光圈和快門。航拍公司是指用直升機,固定翼飛機或超輕型飛機在空中飛行過程中對實景實物,根據不同的高度、角度、多方位進行攝影,攝像。有很多手段:無人機航拍\飛艇航拍,但是載人飛機真人航拍是最好的手段,相對于其他各種遙控航拍手段來說,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航拍.
GOGOOGLE PRO不能設置光圈和快門,怎么樣才能設置到最佳狀態(state)?航拍聯盟早期有相關(related)文章,可以回復 ;gopro設置 ;進行查看。
還有DJI的inpire1,phantom3的相機,可調的參數(parameter)比gopro要多,比微單要少,根據以上的經驗自己試試看!
文件格式設置(set up):
文件格式:目前主流的視頻格式有MP4和MOV。MP4和MOV都是有損壓縮,它只是一個容器(vessel),它的內部還有很多編碼,比如XAVC
S、H.264等,太復雜了,GH4拍攝高清的最高畫質格式是ALL-I200Mmov格式,拍攝4k畫面只能選擇H.264編碼的mp4格式。不管什么相機,什么格式,什么編碼,我們只要記著一個基本原則:同一臺機器,哪種格式錄出來的文件最大,哪個的畫質就是這臺機器最好。這個原則大多數情況都適用。
下圖是松下GH4支持的部分格式。
攝像是一個很專業的工作,不可能(maybe)篇文章講清楚,這里我介紹的也只是一般情況下設置,說的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指正。那藍文化傳媒航拍團隊為了讓航拍照片穩定,有的時候會使用如Spacecam等高級攝影設備,它利用三軸陀螺儀穩定功能,提供高質量的穩定畫面,甚至在長焦距鏡頭下也非常穩定。 航拍圖能夠清晰的表現地理形態,因此除了作為攝影藝術的一環之外,也被運用于軍事、交通建設、水利工程、生態研究、城市規劃等方面。在實際應用(application)中還會遇到很多問題(Emerson),各種外部條件的影響,各種參數(parameter)的組合,在此不能一一列舉,大家多多嘗試,找到適合自己機器的最佳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