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影越來越受到廣大受眾的歡迎和喜愛,也有很多的創作者加入到了創作微電影的團體中去,那么在微電影的創作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什么呢?今天那藍君就給大家講講微電影的創作要素。
從理論上來說,如今電影、電視所能涉及的內容,皆可能成為微電影的話題內容為其所借用,但內容和表現形式又不可能平移進新媒體時代的微電影,這是由新媒體受眾的收視心理和消費行為的特點所決定的。在“超短時間”限度,“移動行進”狀態及“休閑娛樂”特征的全新消費模式下,一個怎樣的微電影會引起受眾的注意和興趣甚至付費下載?“電影快餐”時代的到來,要求微電影提供者在快餐的套餐設計上要有別于傳統方式的創意組合。從故事的賣點出發,由情節的展開到矛盾沖突的處理手法,以及結局的設計等方面,引起受眾的興趣并使之有關聯或參與甚至是把控的感覺,并能欲罷不能地持續參與,這也是微電影能否具有商業價值的關鍵。
一、強化創意創新
“創意”指創造性的獨特主意,具體說來其實是把不同的元素做新的組合,對廣告而言,創意是賦予廣告精神與生命的活動,具體指表現廣告主題的獨創性意念或新穎構想。美國著名廣告教育家詹姆斯·韋伯·揚指出:“創意是一種組合,組合商品、消費者以及人性的種種事項。”在信息爆炸的社會里,要想在冗雜的信息大戰中脫穎而出,創意是必不可少的,而發散性思維是創意的重要來源,設計者應有敏銳的觀察力,打破習慣性的恒常心理模式,將習以為常看似毫不相干的兩個事物,通過某種關聯重新結合在一起,發別人所未發,想別人所未想,提出與眾不同、別出心裁的創意,達到出奇制勝的廣告效果。不僅是微電影廣告,對于其他一切廣告,創意始終是廣告的靈魂。
二、注重內容組構
讓微電影本身說話,是組構其敘事內容的關鍵所在。敘事可以表示成“故事+ 主題”,故事要圍繞主題展開,而主題是廣告敘事的靈魂。在商品同質化的時代,消費者選擇商品時更多是心理情感的驅動,而理性思考越來越少,強調功能性的廣告敘事主題并不能給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成功的廣告會把商業動機巧妙地掩藏起來,給人以重文化輕功利的感覺,能打破常規的敘事邏輯,不平鋪直敘而使內容平淡無奇,會善于設置懸念,創造跌宕起伏的情境引人入勝,會像文學藝術善于捕捉特征性的細節,深化受眾對信息主體的認識感受。廣告為消費者提供消費理由,廣告本身就是消費者文化消費的對象,文化消費將是廣告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微電影以文化產品的形式出現,在受眾進行文化消費的同時,令其主動接受廣告的影響。
大家在進行微電影創作的時候記住這兩點,微電影的結構就不會亂,也不會顯得枯燥無味,當然這都是需要動腦子去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