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微電影藝術與生意的融合
具有品牌效應和文化內涵的企業無疑是適合微電影的,而大部分微電影也確實是以品牌為核心來講故事。微電影更接近于廣告與藝術的結合,正如電影一般,通過對一個故事進行藝術性的表達,來讓觀眾體會和理解其中傳遞出的信息。它比傳統方式傳遞的信息量更大,其傳遞的形式也更容易讓觀眾接受。當然,作為高端品牌,在品牌傳播上也需要格外謹慎,比如說內容制作質量上要嚴格把關,來匹配品牌的高端屬性。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幾個成功的例子吧!
芝華士《心靈之境》
中國名模杜鵑成為王家衛執導的芝華士25年微電影《心靈之境》的女主角,并為此片的2012戛納首映走了紅毯。這部微電影保持王家衛一貫作風,200多位演職人員參與,遠赴印度沙漠首府佐代普爾(Jodhpur),在烏麥·巴哈旺(Umaid Bhawan)皇宮,幾分鐘的短片拍了88個小時,制作團隊包括法國凱撒獎最佳服裝設計Madeline Fontaine和擔綱《達芬奇密碼》、《9》的傳奇化妝師Christophe Danchaud等。單眼皮和紅唇一直是時尚圈里東方風情的標志。用男主角張震的話來說,鏡頭感超強的杜鵑在這部片里真是"美呆了"!
PRADA 《A Therapy》
說到"范",在好萊塢又怎么能不想到海倫娜-伯翰-卡特(Helena Bonham Carter)?出身貴族家庭,丈夫是名導蒂姆-波頓(Tim Burton),一向走朋克風和"怪尸范"路線的她,以憂郁貴婦形象出演PRADA微電影《ATHERAPY》,PRADA果然對女魔頭情有獨鐘!短片中,紅唇和古典墨鏡確是魔頭文藝范不二之鏡。
Salvatore Ferragamo 《Walking Stories》
Salvatore Ferragamo在11月首映的品牌首部微電影《Walking Stories》一共八集,如名稱一樣,講述了一個在不同城市間不斷行走、不斷尋找、不斷確認的情節跌宕反轉的愛情喜劇。其中第三集,男女主角的故事開展就是在上海,幾段對話就是在外灘上。這就足以表達品牌的一種"討好"態度,希望中國人多關注,希望多打開中國市場。盡管是Salvatore Ferragamo的首部微電影,但也因為有執導《我是愛》的意大利導演LucaGuadagnino的加持,也因為有新人Kaya Scodelario、Nathalie Buscombe、Lee Roy Kunz的演出,這部微電影甫一推出就備受好評,點擊率非常高,也在另一個方面為品牌賺足了口碑,再加上微電影里重復出現的幾套品牌服裝和最后Happy Ending時出現了平底鞋,都是無形中的廣告,為營銷做了一次推手。
Dior 《秘密花園》
迪奧Christian Dior為其品牌60周年慶推出了一部全新影片,在法國巴黎凡爾賽宮的橘園Orangeris Of Versailles推出微電影《秘密花園Secret Garden》。以凡爾賽宮為場景,由伊內茲-馮-蘭姆斯韋德(Inez Van Lamsweerde)攜手維努德-瑪達丁(Vindoodh Matadin)導演。對于Dior來說,凡爾賽宮不只象征了法國皇室的輝煌時光,也記錄的該品牌許多重要的歷史時刻。影片充滿了競艷的意味,而偌大的凡爾賽宮就是三位Dior Lady比美的最佳場所。
Alexander McQueen限量版圍巾系列短片
Alexander McQueen與Damien Hirst為紀念Alexander McQueen骷髏頭圍巾面世10周年而合作的最新限量版圍巾系列發布了1分19秒的系列短片。合作的圍巾靈感來自于Hirst的《昆蟲系列》,將昆蟲與McQueen經典的骷髏頭進行Mix&Match的圍巾充滿創意。最新系列的絲巾在模特身上,化身成為飄逸的時裝,在吹動下淋漓盡致的展現出絲巾的圖案,并將之升華成一種靜態和動態之間微妙的律動感,隱隱綽綽間模特舒展的身形和飄散的絲巾竟會有那么一瞬間讓人毛骨悚然。這或者就是品牌的本意,藝術品質感的奢侈品也是可以給人帶來震懾的,可以讓人聚精會神地觀看之后留下強烈的視覺印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