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喬布斯逝世兩周年的時候我買了自己的第二部iPhone,當(dāng)然,如果這樣就說自己是喬布斯的粉絲顯然并不是很合格,所以,我又把皮克斯的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汽車總動員》、《海底總動員》給擼了一遍,也就是這個時候,我搜到了這部微電影《藍色雨傘》(The Blue Umbrella)。當(dāng)時我就想,假如有一家雨傘公司比如說“天堂傘”把這當(dāng)做品牌微電影制作,很難想象會給他們的品牌帶來多大的能量。
盡管微電影的概念現(xiàn)在很熱,但皮克斯顯然沒有為自己制作品牌微電影和廣告微電影的念頭。可是它最著名的特色就是每每在片頭總會放上一個簡短的動畫片當(dāng)做觀眾正片前的開胃菜,你說這是它的“品牌微電影”似乎也不為過。
以怪獸系列來說的話,上一部的《怪獸電力公司》片頭放的是搞笑動畫短片《鳥!鳥!鳥!》,迪士尼后來也仿效它在《無敵破壞王》的片頭放了一部動漫微電影《紙上傳情》,更是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對于國內(nèi)把品牌微電影、廣告微電影等的概念炒得很熱的制作公司來說,不知道看到皮克斯和迪士尼的這種“不刻意”的做法會有何感想。
《藍色雨傘》是由德國短片導(dǎo)演Saschka Unseld執(zhí)導(dǎo),他一直以來都是皮克斯工作室培養(yǎng)的畫師,曾是《玩具總動員3》、《汽車總動員2》的制作團隊中的一員。這一次他仍然沿用之前皮克斯其他動畫微電影的風(fēng)格,零臺詞、美妙的配樂,奇妙的相遇、迸濺的愛情火花……但不一樣的是這次并沒有全部以動畫方式進行。
微電影事先在街道上取景,攝影師拍攝出城市夜晚不同角度的美感,將主角設(shè)定為我們?nèi)粘I钪械膶嵱玫谰撸麄冇脛赢嫾夹g(shù)予以修飾,又用簡單的線條解讀出專屬于他們的表情。
你能說這不是一個品牌微電影嗎?假如你能找到除皮克斯之外第二家做出這種動畫風(fēng)格制作公司,我去叫醒喬布斯……